平安幸福的社區、濃郁文明的鄉風、意氣風發的群眾……眼前金秋銅仁的模樣,給來自全省各地的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月23日,全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現場觀摩會在銅仁市召開。觀摩團分為三個組先后到銅仁市大龍開發區市域社會治理中心、江口縣掛扣村、碧江區川硐教育園區和河西街道廣場社區進行實地觀摩。
大龍經濟開發區市域社會治理中心以“黨建引領、法治護航、融合發展”為抓手,全力打造了工業園區移民新區深度融合的“大龍模式”;河西街道廣場社區運用“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工作機制,探索“凝聚群眾有組織、服務群眾有陣地、社區治理有平臺、工作運轉有機制”的“四有”工作模式,破解了社區治理難題;碧江川硐教育園區組建“平安聯盟”,探索“多方聯動、問題聯治、治安聯防、機制聯建”教育園區治理新路徑;江口掛扣村探索創新“民心黨建‘鐵三角’ ”治理模式,助推鄉村治理現代化、規范化、制度化。全市按照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建設了一批亮點經驗和示范樣板,成為推動全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的“主引擎”。
城市治理“解難題”
走進河西街道廣場社區,27個網格,501個樓棟十聯戶和48個商圈“特色十聯戶 ”的網格圖吸引了觀摩組的注意,該社區在網格上建立黨小組27個,黨員聯戶長占比達47%,實現了網格黨小組全覆蓋。通過建立凝聚群眾有組織,服務群眾有陣地,社區治理有平臺,工作運轉有機制的“四有”模式,209名社區黨員和722名在職報到黨員實行“四聯四幫”工作制度,讓有著5244戶13860人的中心城市社區平安生產,井然有序。
黔南州政法委副書記雷學良說:“銅仁市在平安建設和社會治理方面一直都是標桿,有許多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在觀摩時發現,社區找準了社會治理的難點和痛點,特別是針對流動人口管理難,物業管理難等問題,充分利用‘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的工作機制,有效地解決了這些麻煩,給我們城市社會治理做了一個很好的樣板和示范,”
遵義市紅花崗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梁濤也表示,銅仁的市域社會治理充分整合了資源,實現了為民服務,推動了人、才物向基層集聚,讓基層能干事的干成事。這給紅花崗區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基礎。
園區治理“建聯動”
“校園門口有一個可疑人員流動,身穿花襯衣,黃褲子,各子1米7左右……”文昌派出所接到了報警電話后,立刻在平安建設聯盟平臺上對可疑人員通過人臉識別、一鍵報警、4G執法記錄儀很快控制了可疑人員并展開后續調查工作,實現了精準預警、快速報警、扁平派警、聯動處警。
這是在觀摩過程中文昌派出所運用“平安聯盟”向觀摩組演練了一場出警過程,全程不到3分鐘,實現了對可疑人員的管控。
“在川硐教育園區,學校多,人員流動性大,能實現平安園區建設實屬不易?!辟F陽市清鎮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黃星在觀摩了川硐文昌派出所后發出了感慨。文昌派出所整合天網、雪亮、平安守望及社會資源,打造了智慧指揮調度平臺;引入“大數據 校園”新模式,建立了網上網下四支巡邏隊伍;推出“四聯”工作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清鎮市高職院校較多,與川硐教育園區有相似之處,他表示,回去后將安排人員專門前來文昌派出所學習,把基層工作抓好。
鄉村治理“創模式”
巍巍梵凈山下,幽幽太平河畔,掛扣村青山環抱,河水清澈見底,溪岸青草如茵,宛如一幅水墨畫。走進江口掛口村,就會被眼前這如詩如畫的場景吸引住。
這是銅仁市推進鄉村振興促進生態振興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也是鄉村社會治理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的一張名片。
近年來,江口縣掛扣村堅持“民心黨建”為統領,以“治理有效”為目標,以“自治力量”為主體,推動資源下沉,創新治理格局,探索建立“民心黨建‘鐵三角’ ”治理模式,以村民組(自然寨)為單位建立組委會20個,規范組委會作為聯戶單元內的協商議事機制,形成了治理過程群眾參與、治理成效群眾評判、治理成果群眾共享的“五治融合”掛扣模式,闖出了一條極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咱們掛扣村還獲得了全省50個特色田園 鄉村振興基層示范點之一,可謂是名不虛傳。掛扣村牢牢的把人民為中心掛在肩上,緊緊扣住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這一主題,積極回應了人民群眾的所需和所盼?!鼻瓥|南州司法局書記、局長侯美嘉觀摩后連連夸贊,表示掛扣村是鄉村社會治理的樣本,不光總結得好,提煉得好,關鍵是辦得更好。
“掛扣村是把鄉村治理作為鄉村振興重要的一個方面來抓,以“民心黨建”為統領,以“治理有效”為目標,以“自治力量”為主體,推動資源下沉,創新治理格局,形成治理過程群眾參與、治理成效群眾評判、治理成果群眾共享的治理模式,看了很受啟發?!绷P水市鐘山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錢廷剛說。
經開區治理“露新顏”
地處黔東門戶的大龍經濟開發區,是貴州“東聯”發展戰略的“橋頭堡”和西部大開發的前沿陣地。轄區人口近8萬人,企業466家,是省委省政府重點優先支持申創國家級開發區的省級經濟開發區。除了原住群眾外,還有5671戶26481名跨區縣易地搬遷戶,使得管理服務滯后、社會治理弱化、基層組織不健全,加上原住群眾認同不夠盲目排外,搬遷群眾生活融入困難,導致一段時間內矛盾糾紛驟增,刑事案件高發。
近年來,大龍開發區結合自身現狀,堅持多元共治、突出法治護航、聚焦技術防控、做強專業隊伍,積極推進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探索出了一條“黨建引領、法治護航、融合發展”的社會治理現代化大龍模式。
黔西南州副州長、公安局局長李淞夸贊大龍做得好,且有三好。第一是多元控制好,大龍把公檢法司、政商民協會社會全部集結起來了,依托‘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這個大平臺,讓社會治理的民間智慧充分匯聚,實現了群防群治、群策群力,共建共治共享。第二個好是安防智治好,一個8萬人的社區,有2.7萬搬遷移民和眾多企業,能夠投入近2000萬來搞這個智慧治理平臺,說明民生至上落實得很好,素質平安落實得很好。使得這個平安園區既是經濟大引擎,又是脫貧攻堅成果鞏固的高地。第三個好是全民法治好,在觀摩中看到的資料和介紹,大龍的法治宣傳、法治課堂、法治教育,是既進園區,又進新區,還進企業,這“三進”,能堅持下來不容易,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這句話在大龍這里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一路觀摩,一路感嘆;一路交流,一路點贊。智慧銅仁,平安守望,全市將繼續乘風破浪,全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銅仁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