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銅仁市切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發展理念和堅決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要求,認真貫徹中央和省關于生態文明建設文件精神,緊貼貴州省委對銅仁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的定位,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不斷建立完善生態文明體制機制,著力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突出高質量、綠色化,注重協同性、承載度,提升保障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
在良好生態基礎支撐下,銅仁市聚焦生態優勢、激發生態活力、釋放生態效能、轉化生態價值,充分利用獨特而豐富的旅游資源,推動旅游產業化發展,游客數量實現連續多年井噴增長,力爭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
銅仁按照“抓龍頭、連金線、帶亮點”思路,以梵凈山文化旅游創新區為龍頭,全力打造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鄉村振興產業帶等重點項目,豐富“旅游+體育”和“旅游+康養”等旅游業態,奮力推進全市旅游產業化高質量發展。
目前,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鄉村振興產業帶成為熱門打卡地。
中南門古城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地處銅仁城最繁華的地段,四面環山,三江交匯,山、水、城和諧共生,是銅仁規模最大、歷史遺存最豐富的歷史文化風貌區。中南門古城的城市功能、承載能力日益增強,是銅仁的教育基地、文化高地和旅游勝地。
今年8月,備受全市人民關注的銅仁鄉村振興產業帶以驚艷彩虹路呈現在人們眼前,連接銅仁主城區和梵凈山景區的鄉村振興產業帶全長近70公里,其中規劃建設的“最美馬拉松賽道”全長43.5公里。同時也是全國首條綜合性“智慧賽道”,鄉村旅游、戶外運動、康養娛樂、休閑度假、體育賽事將成為“一帶”主要業態,必將帶來全民健身新格局,形成山地戶外賽事集群,戶外運動目的地,開啟體育旅游新時代,助力鄉村振興,為貴州省創建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區貢獻銅仁力量。
今年1至8月,全市接待國內游客4004.93萬人次,其中過夜游客1272.28 萬人次, 1至7月,我市旅游業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48億元,排名全省第三位。
最近幾年,我市堅持圍繞“旅游+”,立足銅仁民族特色和山地特色,不斷豐富旅游生態和人文內涵,重點做好“旅游+文化”“旅游+溫泉”“旅游+農業”“旅游+體育”等文章,大力發展夜經濟、步行街經濟、鄉村旅游、智慧旅游等,全面提升旅游綜合效益,不斷增加旅游產品新供給。目前,全市成功打造了生態旅游產品17個、康養旅游產品10個、科普研學產品14個、農旅觀光產品13個、文旅融合產品24個、特色街區10個、鄉村旅游產品341個。
近年來,銅仁市按照“一區五地”發展總體思路,堅持市級抓龍頭品牌、區縣抓精品景區、鄉鎮抓特色亮點,以構建環梵凈山文化旅游創新區為引領,不斷推動“旅游+”多產業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走出了一條具有本地特色的“山水相依、景田相望、農旅相生、文旅相融”的文化旅游發展新路。(張丹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