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萬山區各地春耕備耕正有序展開,該區迅速組織成立了農技志愿服務隊,走進田間地頭,查看農作物生產發展情況,開展助力春耕春種活動,做好春耕春種技術指導,指導農戶科學種、科學管,為今年的農業豐收奠定基礎。
“要注意蓋完棚之后土壤的溫度和濕度,天氣熱的時候棚一定要敞開點……” 在丹都街道旗屯村,村里組織的“紅馬甲服務隊”正在向農戶教授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這種復合種植的技術模式,能充分發揮邊行效應和大豆固氮養地作用,有利于改善土壤條件,實現“玉米不減產、多收一季豆”的綜合效益。農戶們在“紅馬甲服務隊”的指導和幫助下,按照2行玉米3行大豆的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的標準進行種植,現場熱火朝天。
“我們組織了村里具備農業專業技術知識的志愿者走進田間地頭,提醒群眾育苗注意事項,幫助完成育苗工作,加快春耕生產?!睋焱痛羼v村第一書記田仁樺介紹,旗屯村此次共種植300畝大豆玉米,預計下周內可完成全部育苗工作。
另一邊,謝橋街道組織的志愿者服務隊也來到了石竹社區大棚基地,幫助農戶翻犁土地,助力春耕生產。
“能夠在春耕工作之中奉獻出自己一份小小的綿薄之力,我感到非常的榮幸?!蔽鞑坑媱澲驹刚咧彀钋僬f道。
據悉,得益于智能農用機械裝備助力和志愿者的幫助,20畝標準化大棚基地僅需3天時間可全部清理完畢,大大縮短了備耕時間,降低了用工成本。翻犁后大棚內會種植長果桑葚、黑魁楊梅、黃金蟠桃、陽光甜橙等精品水果,作為當地生態農莊配套采摘項目,將進一步完善豐富石竹特色農旅業態,為謝橋街道做優做特產業增添活力。
“目前我們的翻犁工作已經完成一半,預計3月底完成翻犁,栽樹等工作?!笔裆鐓^黨支部書記楊勝銘說道。
春耕正當時,不負好時光,截至目前,萬山區志愿者開展開溝挖土、育苗種植、技術指導等志愿服務活動400余場次,參與6000余人次,種植面積達50000余畝,切實以實際行動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吳承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