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參與創城,處處可見文明,志愿服務就是文明城市的名片。連日來,萬山區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充分發揮廣大文明實踐力量,把文明實踐與文明創建結合起來,以“五項行動”使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成為文明創建、品質提升主力軍,文明實踐陣地成為開展主題教育、理論宣講主陣地,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推動文明創建更有溫度、深度、精度。
理論宣傳行動
堅持主題教育與理論武裝同步推進,打牢思想基礎和行為遵循。線上,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仁義講堂,組建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將文明城市創建理論知識通過廣電云信息系統,實現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同步實時收聽收看。同時,通過錄制“云上鼟鑼之市民文明素養篇”、文明創建微視頻等,受眾達3萬余人次。線下,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通過開展群眾會、院壩會、沙龍活動等多種形式,開展各類宣講320余場次,進一步弘揚文明正能量,營造濃厚氛圍。
文明敲門行動
充分吸納黨員干部、退休職工、群眾等組建文明城市創建志愿服務分隊,通過“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管理平臺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網格志愿者分布情況,將《銅仁市文明城市創建應知應會知識手冊》、文明城市創建倡議書、垃圾分類、文明養寵等宣傳資料挨家挨戶通過“敲門”發放至群眾手中,進一步宣傳文明城市創建的重要意義。同時,志愿者不定時收集群眾對文明城市創建的意見建議,號召群眾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積極參與到文明創建行動中來,為實現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目標共同努力。截至目前,共發放知識手冊、倡議書等宣傳資料2萬余份,收集群眾文明城市創建意見建議89條。
文化賦能行動
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將文明創建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廣泛開展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文化活動,以“我們的節日”“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打鼟鑼”為載體,編排《文明在哪里》《文明交通》《文明過節》等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讓居民們在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中滋養精神、豐富生活,傳遞向上向善價值觀,凝聚強大社會正能量,共開展各類文化文藝活動80余場次,服務群眾3000余人次。
秩序提升行動
將主城區人流量大、交通容易堵塞的17個人行道路口、紅綠燈燈控處劃分為三大網格,將網格包保責任劃分至丹都街道、謝橋街道、仁山街道,各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通過廣泛招募學校家委會成員、駕校學員、黨員干部、群眾志愿者,組建“交警+家長志愿者+駕校學員+黨員干部+群眾”文明交通志愿服務格局,常態化開展“志愿新時代·共創文明城”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用實際行動傳遞文明、傳播溫暖。截至目前,已有900余人次志愿者參與到文明交通勸導服務中。
服務加溫行動
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陣地資源,設置了志愿服務崗、宣講室、活動室、圖書室等點多面廣、功能完備的“15分鐘志愿服務圈”103個,將每周五確定為“文明實踐日”,讓“有時間做志愿者、有需求找志愿者”成為現實和常態。線上,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推出“群眾點單、中心審單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五單”志愿服務機制,開發了“萬山紅”點單微信小程序,廣泛收集群眾需求, 做好線上問需線下服務。截至目前,“萬山紅”點單微信小程序已收到“創城類”居民點單308件,惠及群眾1280人次,實現了“一點即知、一鍵生成、一刻就辦、一呼百應”的服務模式。
文明花開,幸福滿城。在文明城市創建這場幸福接力中,萬山人人都是主人翁,人人都是志愿者,大家共建共治共享,不斷豐富著文明城市的色彩與內涵,讓“轉型之城·美麗萬山”因文明而更加溫暖。